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来源:开云app下载软件安装    发布时间:2025-07-26 17:31:11

  为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根据《环保装备制造业(大气治理)规范条件》、《环保装备制造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环保装备制造业(环境监视测定仪器)规范条件》和《环保装备制造业(固废处理装备)规范条件》要求,现将拟公告的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工业与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公示时间:2025年7月23日至2025年7月29日联系单位:工业与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联系方式电子邮件:件: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2025年版)

  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5年度国家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任务清单的通知

  工信厅节函〔2025〕3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与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并且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5〕115号,以下简称《通知》),经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推荐,公开对外招标等程序,确定25家中标机构为307家工业公司提供节能诊断、产品碳足迹核算、企业碳排放核算等服务。现将任务清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通知》要求,落实好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任务。附件:2025年度国家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任务清单.wps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2025年7月21日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属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3.06%,远超去年同期水平。12家省属企业入选《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4)》榜单。去年以来,21户省属企业对照国际ESG标准的环境、社会、治理三个核心维度,积极从全局高度将ESG工作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和重点项目实施中,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全年省属企业绿色环保治理投入累计超过29亿元,新增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云南省国资国企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光伏风电、贵金属、新材料等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达12.65%,新增风电光伏197万千瓦,企业“三化”转型投入63.93亿元,获得389项成果,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投入16.76亿元,全年研发经费投入92.1亿元,研发强度1.38%,新增6个省级研发平台与创新联合体。云南省属企业积极保障民生。云南省国资委引导省属企业新增就业岗位6000余个,带动社会就业超20万人。完成国家化肥商业储备95万吨,国内投放化肥766万吨;全年供应电煤1600万吨,让利超10亿元“反哺”下业,金融绿色信贷累计投放153亿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水平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2024〕49号)关于“发布优秀冰雪装备器材产品目录”的任务部署,加强优质企业和品牌培育,推进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开展优秀体育器械产品目录遴选申报工作。有关要求通告如下:一、遴选品目本次遴选范围为冰雪装备器材、健身器材、体育场馆设备设施、智能装备、其他创新产品等五类产品。(一)冰雪装备器材1.索道应符合GB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准则规范》、GB50127-2020《架空索道工程技术标准》、GB/T24729-2009《客运索道固定抱索器通用技术条件》、GB/T34274-2017《客运索道运载工具通用技术条件》、GB/T24730-2009《客运索道脱挂抱索器通用技术条件》、GB/T24731-2009《客运索道驱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24732-2009《客运索道托(压)索轮通用技术条件》、GB/T34026-2017《客运索道张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34274-2017《客运索道运载工具通用技术条件》、GB/T34369-2017《客运索道电气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26722-2024《索道用钢丝绳》、GB/T34024-2017《客运架空索道风险评价方法》等标准要求。2.压雪机应符合GB/T45930-2025《雪场装备压雪机技术条件》、TY/T3904.1-2023《滑雪运动活动场地器材使用上的要求和检测验证的方法第1部分:压雪机》等标准要求。3.造雪机应符合GB/T45537-2025《滑雪场造雪机使用上的要求及检测验证的方法》、JB/T14848-2024《造雪机》等标准要求。4.冰场制冰装备应符合GB/T29029-2012《大型盐水制冰机组》、GB/T29032-2012《片冰制冰机》、SB/T10940-2012《商用制冰机》、SB/T10534-2009《板冰制冰机》、JB/T7222-2006《大型氨制冰装置》等标准要求。5.仿线《仿真冰场通用技术方面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含产品质量标准)等标准要求。6.冰刀/雪刀数控磨床应符合GB/T40330-2021《机床安全固定式磨床》、GB/T6476-2021《立轴矩台平面磨床精度检验》、GB/T4022.1-2021《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精度检验第1部分:工作台面长度至1600mm的机床》、JB/T14476-2023《数控磨床可靠性评定》等标准要求。7.雪板固定器应符合GB/T40923.1-2021《滑雪单板固定器安装区第1部分:无嵌件滑雪单板的要求和试验方法》、GB/T40923.2-2021《滑雪单板固定器安装区第2部分:含嵌件滑雪单板的要求和试验方法》、GB/T40924-2021《单板滑雪靴滑雪板固定器接口》、GB/T40925-2021《滑雪单板软靴束带固定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40928-2021《特里马滑雪板固定器安装区要求和试验方法》、GB/T40932-2021《滑雪单板踏入式固定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40940-2021《滑雪单板固定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标准要求。8.滑雪场地防护垫应符合GB/T43702-2024《滑雪场地防护垫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标准要求。9.滑雪场地安全网应符合GB/T43703-2024《滑雪场地安全网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标准要求。(二)健身设施1.跑步机应符合GB17498.6《固定式健身器材第6部分:跑步机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HG/T5004-2016《跑步机用跑带》、GB17498.1《固定式健身器材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标准要求。2.划船器应符合GB17498.7《固定式健身器材第7部分:划船器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7498.1《固定式健身器材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标准要求。3.踏步机、阶梯机和登山器应符合GB17498.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8部分:踏步机、阶梯机和登山器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标准要求。4.椭圆训练机应符合GB17498.9《固定式健身器材.第9部分:椭圆训练机》、GB17498.1《固定式健身器材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标准要求。5.健身车应符合GB17498.10《固定式健身器材第10部分:带有固定轮或无飞轮的健身车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7498.1《固定式健身器材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标准要求。6.老年人室内运动健康设施安装在室内,为老年人提供健身运动、体质检测的器材和设备。应符合GB/T44691-2024《老年人室内运动健康设施要求》等标准要求。(三)体育场馆设备设施1.人造草应符合GB/T20394-2019《体育用人造草》等标准要求。2.运动地面材料应符合GB/T14833-2020《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JC/T2337-2015《纤维增强聚氯乙烯弹性运动木地板》、GB/T20239-2006)《体育馆用木质地板》等标准要求。(四)智能设施/装备1.智能发球机应符合T/CSSGA1044-2024《乒乓球发球机》等标准要求。2.登山外骨骼指为登山运动提供辅助的外骨骼机器人,可大范围的应用于登山、健身、跑步、日常行走、上楼等生活和工作场景。应提供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可证明产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等。(五)其他创新产品未能列入上述各品类中,但符合遴选原则、具备创新性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应提供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可证明产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等。二、遴选条件(一)企业资格要求申报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1.合法注册与经营。申报主体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且具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2.行业相关性。申报主体应从事体育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品牌自有,并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3.信用记录。申报主体应拥有非常良好的商业信誉,无严重违法违规记录,过往经营活动中未涉及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二)申报产品要求1.合规性。申报产品一定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强制性标准及行业规范的要求,具备合法生产和销售资质。2.创新性。申报产品应在设计、技术、功能等方面具有创新性,能体现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满足市场需求。3.质量与安全。申报产品应具有稳定可靠的质量,通过相关质量认证或检测,确保使用安全,无重大质量上的问题和安全风险隐患。4.市场表现。申报产品应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基础,具备良好的市场口碑和用户评价,至少具备三个以上的用户更好的提供的使用报告。三、申报方式优秀体育器械产品目录遴选申报系统将于2025年7月28日正式开放,请登录官方网络站点进行申报,具体操作方法请参照附件2。申报内容填写完成后,需在申报页面最下方点击“生成附件”,核对所生成的附件内容,并打印、签字、盖公章、扫描后,将扫描件上传到系统中,并点击“提交”按钮,方可完成申报。系统生成的申报文件及在系统上提交的全部证明文件,需装订、盖章后,同时邮寄至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四、申报时间申报时间:2025年7月28日至2025年8月31日五、联系方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张宇琮,点此下载附件:附件1优秀体育器械产品目录遴选申报信息表附件2优秀体育器械产品目录遴选申报系统使用说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5年7月23日

  2025年7月10日,东莞市紧固件行业协会秘书长郭成辉率队拜访东莞五金机电商会,会长方润弟携骨干热情接待。双方围绕行业趋势、资源整合及创新合作展开深入交流。方润弟表示,两会已有“会长互任”的传统,期待在泛五金领域继续强强联手。郭成辉介绍了紧固件协会架构及战略重点。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双方就共建信息平台、共享供应链资源、联合办展等达成初步共识。此次座谈为两会搭建起常态化沟通机制,下一步将制定具体合作方案,助力东莞五金产业协同发展、共赢未来。

  7月21日,温州市紧固件行业协会常务会长会议在温州城中希尔顿酒店举行,专题部署五届四次会员大会暨协会成立20周年庆典筹备工作。会长季韶峰、名誉会长吴金尧、监事长陈杨等出席。会议指出,20周年庆是协会年度头等大事,秘书处须细化嘉宾邀请、先进表彰、预算控制、广告宣传及答谢晚宴等环节,确保大会隆重高效,实现“办好一个会、赢一片喝彩、促一次产业提升”的目标。会议同时讨论了组织会员赴俄罗斯商务考察、展厅入驻规范、71党建活动及夏季“送清凉”慰问等工作,并原则通过副会长黄荣胜晋升为常务副会长(待会员大会确认)。

  7月22日,江苏省紧固件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许守进带队走访江苏一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谦通、昆山杜滨、海门远盛等企业代表同行。在一标金属董事长赵成林的陪同下,大家深入车间了解产线、质控及新品开发,随后围绕短视频策划、直播引流、线上获客等新媒体营销展开热烈讨论,碰撞出多条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化推广思路。协会表示将持续组织此类活动,帮助会员企业共享流量红利,加速转型升级。

  7月24日,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新闻吹风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缪立进,德阳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春霞出席新闻吹风会,详细的介绍了举办此次大会的重要意义与亮点、大会筹备情况。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李燕霞主持本次新闻吹风会。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WCCEE2025)将于9月16-18日在四川省德阳市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德阳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众多科研院所、企业支持举办。主题为“绿色新能源智造新未来”,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概括起来,大会呈现出以下亮点及特色:1、专业聚焦:覆盖清洁高效燃煤装备、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生物质能装备,以及新型储能、智能电网、高效输变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核心领域。2、多元参与:汇聚全球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关键用户行业代表、科研机构与高校、权威专家学者、金融机构及投资界人士,共建产业生态。3、创新引领:展示最新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与前沿技术,探讨装备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路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的深层次地融合,推动能效提升与资源循环利用。4、国际合作:具有高度国际参与度,吸引众多国际组织代表、外国政府官员、驻华使节、国际专家及跨国企业高管。特设“清洁能源装备国际合作圆桌对话”等高端活动,促进政策沟通、技术交流与项目对接,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与国际经验“引进来”。5、活动丰富:构建丰富立体的活动矩阵,采用“1+1+N”模式,包括开幕式、权威主旨大会、多场深度专题会议、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精准市场对接会及实地参观考察等。议题延伸至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绿色金融、产业融合等关键支撑领域。目前,大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众多国内外专家及企业已确认参会。组委会致力于打造一场高效、卓越的国际行业盛会,助力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获取更多信息及注册参会,请扫描二维码

  7月22日,浙江省模具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周根兴率队赴义乌市模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考察交流,公司副总经理刘华春等领导全程陪同。此次考察聚焦模具行业人才培育、技术协作与标准化建设等关键议题,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对话,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注入新动能。义乌市瑞利科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团一行赴义乌瑞利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项考察,实地走访生产车间并了解压铸模模具及压铸零件制造全流程。公司CEO吴华全程陪同,重点分享了模具工艺创新经验,从原材料处理、精密成型到质量检验等环节进行技术解析。义乌市模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及义乌市智能制造协会随后,考察团一行走进义乌市模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及义乌市智能制造协会展厅。通过实物展示与数字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展示了义乌市智能制造协会及其会员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大量高端装备。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了这些设备的核心技术、创新功能及其在提升效率、保障质量、减少相关成本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此次调研使考察团对义乌模具产业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传统制造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发展路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义乌模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组织下,邀请了当地企业代表进行座谈。首先义乌市模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华春系统介绍了模具公司的发展历史与核心业务布局,重点阐述其在产业集聚、技术升级及服务配套方面的创新实践。随后,浙江省模具行业协会国际合作部部长黄惠兴详细汇报了协会工作进展,涵盖政府职能转移承接、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构建、行业标准制定与推广、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及企业技术难题攻坚等五大板块。接着,浙江省模具行业协会周根兴执行会长进一步补充说明协会在政府职能转移中的具体举措,包括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业设计师(模具方向)职称评审、国家标准研制参编、团体标准建设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对接等工作,并强调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性。义乌市模具行业协会会长金承高提出深化与省模协合作,重点围绕人才培养联动、行业宣传、标准化共建、技术资源对接及专家/企业库平台建设推进务实合作。他特别强调,搭建专家与企业对接平台可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需求,目前协会已启动模具加工技术规范制定及企业评价工作,未来将整合优质加工公司资源,形成可查询的企业名单,助力客户精准对接。义乌市智能制造协会朱清源秘书长介绍协会发展状况,协会从最初33家发起单位发展至两百余家会员,聚焦模具与智能制造产业联动,推动小商品制造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工作涵盖打通产业链、促进行业互动、引进技术资源、提供定制化服务及助力“一带一路”产品装备出海,并成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领航研究院深化产学研合作,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此次考察为协会与产业集聚区的资源整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在技能人才评价改革、技术标准共建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同助力浙江模具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海南作为我国咖啡主要种植生产区之一,拥有悠久的咖啡种植历史。一百多年前,华侨从东南亚带回的咖啡种子在这片红土地上扎根,咖啡香气自此弥漫海南。如今,海南咖啡产业站在新的发展节点,机械化生产加工成为推动其前行的关键力量。机械化生产加工对海南咖啡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体现在提高生产效率上。传统模式下,咖农小规模、粗放式经营,种植环节的养护、采摘耗费大量人力时间。以罗布斯塔豆采摘为例,成熟周期长,农户多次采摘且模式粗放,导致咖啡豆品质不一。引入机械化采摘设备后,可缩短时间、提高效率,保证咖啡豆成熟度相对一致,提升原料品质。在加工环节,机械化优势更显著。以往脱皮、筛选、脱胶等工作依赖人工,效率低且质量难保证。如今,香饮所研发的鲜果脱皮机、精密筛选设备和咖啡脱胶机械等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极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全自动咖啡生产线能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连续化生产,产能是传统人工生产线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如正大(海南)咖啡公司的全自动咖啡生产线,两个车间满负荷运行年产能可达3000吨,推动咖啡加工产业规模化发展。机械化生产加工还能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咖啡鲜果初加工是形成咖啡豆的重要环节,处理不当会极度影响品质,如鲜果未及时干燥或储存不当易发霉变质,初加工混入杂质或异味会影响口感。机械化生产加工通过精准参数控制,严格把控每个环节。香饮所的微水脱胶脱皮技术和数字化提升增效技术,能精确控制工艺流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等重要的条件,最大限度挖掘咖啡豆优异品质,确保每一批次产品质量稳定。而人工操作受人的因素影响大,很难保证质量一致性。同时,机械化生产加工有助于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咖啡产业的人力成本成为企业和咖农的沉重负担。机械化生产加工可大幅度减少对人工的依赖,以此来降低成本。以采摘为例,雇佣人工费用高昂,而机械化采摘设备虽前期购置有成本,但长期能节省大量人力费用。加工环节,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也减少因操作失误带来的损耗成本,提升公司经济效益。从海南咖啡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来看,种植环节,部分地区开始使用小型修剪机、施肥机等设备,一些规模化基地引进自动化灌溉系统,但总体机械化程度低,多数咖农因种植规模小、资金有限,难以大规模推广先进设备。加工环节机械化发展较快,全省新增多条生产线,产能大幅度的提高,部分企业引进先进进口设备打造全自动生产线,涵盖烘焙、研磨、包装等环节,还利用机械化设备开发出冻干粉、咖啡液等精深加工产品。不过,机械化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首先是资金投入大,购买先进设备需大量资金,小规模咖农和企业难以承担,且设施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及人员培训也需持续投入;其次是缺乏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相关从业人员多缺乏专业机械操作和维修技能,高校和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设置少,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此外,海南咖啡种植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分散、地形复杂,不利于大型机械化设备作业,且多数咖农种植规模小,使用大型设备不经济,这些都阻碍了机械化的推广。为推动海南咖啡产业机械化更好发展,政府可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对购买先进设备的咖农和企业给予补贴,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和技术引进,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设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另外,推动规模化经营和土地流转,鼓励咖农成立专业合作社或联合经营体,引导种植大户、企业集中连片经营土地,为机械化设备应用创造条件。随着机械化在海南咖啡产业的深入应用,有望实现全产业链升级。种植环节机械化将提高效率和品质,增加产量;加工环节机械化和智能化将生产出更多高品质、多样化产品;销售环节借助成本优势和品质提升,海南咖啡将更具市场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迈向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