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天津人熟悉的知名饮料宣布:关闭一地工厂停产!很多人从小就喝……

来源:开云app下载软件安装    发布时间:2025-02-07 07:48:10

  12月10日,养乐多中国方面确认了上述消息,称上海工厂目前已整合到上海总部,关闭上海工厂是推进经营改革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重组提高生产效率,整合资源配置以进一步提升销量和业绩。

  12月11日,据新浪科技消息,养乐多中国表示,在生产方面,通过整合养乐多中国内部的生产体系,将四个工厂,即上海、天津、无锡第一工厂、无锡第二工厂整合成三个工厂,即天津、无锡第一和无锡第二工厂。通过这一个整合,预计能够降低固定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对此,津云记者致电养乐多天津询问业务整合有关信息,对方称暂时不方便回应。

  养乐多的全球化进程始于1964年中国台湾市场的成功,随后其业务迅速扩展到日本以外的亚洲、欧洲、美洲等39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市场,养乐多至今已经取得了65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额,成为益生菌饮料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今天养乐多了没!”曾经的养乐多凭借国内乳酸菌饮料这一相对空白市场,其小红瓶一度成为爆款。官网显示,养乐多于2002年来到广州郑重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03年,养乐多在上海销售,3年后上海工厂投产。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养乐多在国内拥有多家工厂和办事处。

  一位此前就职于养乐多的前员工告诉津云记者:“早期养乐多的待遇极好,2010年前后产品卖得火,尤其是夏天是这个饮料的‘旺季’,我们这边的分公司是只要月销售额超过了既定目标,就会给公司所有人发奖金,一人能有个600—800元吧。”

  该员工回忆,当时因公司有“补充医疗保险”,“稍微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去医院看病,一分钱不花。而且那些年从来没听说要加班什么的,一个月最多听说有人加个两三次的班,整体待遇挺好的。后来渐渐就没这么‘舒服’了,也开始卷起来了。”

  养乐多打入中国市场几十年,可谓是非常成功!甚至有不少国人一度认为,养乐多就是咱中国的本土国货品牌。

  作为最早一批定位“活性乳酸菌饮品”的品牌,养乐多带着它那极具标志性的“小红瓶”,在中国顺利撕出了一片市场。由于其打着“100亿活的乳酸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胃肠道蠕动,呵护肠胃健康”的名头,因此它受到了不少家庭消费者的青睐。

  但现在,养乐多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逐渐面临压力。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华销量从2002年日销6万瓶到2016年的582.5万瓶,14年间其销量复合增速曾达到39%。但到了2018年,养乐多在华日销752.6万瓶,同比增速下降至7.5%。养乐多本社管理层曾透露,2023年1月养乐多在中国市场日销量约为532万瓶;2月日销量约为425万瓶;3月日销量约为506万瓶。与巅峰时期相比,养乐多在华销量出现明显下滑,增速也放缓。

  养乐多主打的“100亿活性乳酸菌”卖点曾被行业质疑,在养乐多配料表中,成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水、白砂糖、脱脂奶粉、葡萄糖、食品添加剂(葡萄糖)、活性乳酸菌。尽管能改善肠胃功能,调节免疫力,但其高含糖量、低蛋白质含量都成为养乐多并不健康的标签。

  养乐多前员工也表示:“他们家的产品别的方面都可以完全放心,生产线特别干净,就一个缺点——太容易发胖了。那阵员工每天可以不要钱喝,它容量也不大,我一天能喝个两三瓶,一个月就胖了十斤。”

  就拿益力多大家喝得最多的原味“小红瓶”举例,仅100mL的小瓶量中就含有高达15.7g的糖!根据现行上海试点饮料分级制度,“小红瓶”被归类为最不推荐的D级。

  不过,益力多也并非直接“躺平”。2016年,益力多推出低糖版本“小蓝瓶”(糖分4.5 g/100ml);2023年,推出500亿低糖“小金瓶”,在“小蓝瓶”的基础上,添加了更多营养成分。

  但根据界面新闻的消息,养乐多销量下滑的客观因素除了被质疑“不健康”外,还包括伊利、蒙牛和新乳业在内的市场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事实上其所属的整个乳酸菌饮料品类都在面临市场挑战。第三方机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乳酸菌饮料类目自2022年至今,整体呈现出均价、份额双双下滑的趋势。而上述企业来提供的2023年乳酸菌饮料市场前十品牌的份额变化中,份额排名第一的养乐多、第二的蒙牛、第四的娃哈哈均出现市场占有率下滑的情况。

  目前,天津养乐多公司还没有更多相关消息。工厂经常搞活动邀请小朋友或者团队参观,让更多人了解了养乐多的制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