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走在乌鲁木齐市比较繁华的街道上,总能看到“向安庆明学习”的横幅。在当时的《新疆工人报》上,我也看到过全国劳动模范安庆明的有关报道,但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劳模竟然就在我们身边。当我近距离看到这位劳模,发现她和普通人并无两样。
那是1984年的冬天,我在亲戚的朋友介绍下在乌鲁木齐市牛奶公司乳品厂当装卸工。刚到装卸组工作的第一周,我们组所运送牛奶的区域是沙依巴克区、新市区。行车路线是由长江路口附近的牛奶公司乳品厂出发,途经长江路、扬子江路,送红山乳品店一车。送完后,再乘车返回厂里,再拉上一车,途经长江路、扬子江路、友好南、北路,北京南路、河南西路,送新城乳品店一车。
当时,乌鲁木齐市牛奶公司乳品厂在沙依巴克区、新市区、天山区、水磨沟区4个中心城区设了5个比较大的乳品店。我们两个组的装卸工只负责向比较大的乳品店运送牛奶。
一天早上,天还没有亮,我们就开始往车上装牛奶。这时,在装卸台灰黄的灯光下,我发现有一位中年女正在吃力地帮我们搬动牛奶箱往东风卡车上装。从始到终,她一直在帮我们搬装牛奶,却没听到她说一句话。
我记得第一趟沙依巴克区的刚送完,第二趟车是往新市区铁路局附近的新城乳品店去送。
车装满时,我才听到她正在和驾驶员说话,那话的意思是驾驶员让她坐在驾驶室里,我们几个毛头小伙子装卸工坐在东风卡车车厢的牛奶箱上。
当时的乌鲁木齐,冬天零下三十多度,让一个中年女和我们大家一起坐在大厢上,显然不太合适,当然我们几个毛头小伙子也不情愿看到她坐在大厢上。
车行进在通往新市区新城乳品店的路上,我问同事这位女是谁?才知道了她是要搭乘送牛奶的卡车,和我们一起前到新城乳品店去。
同事给我说这位中年女名叫安庆明,曾经在乌鲁木齐市牛奶公司新城乳品店当过主任。
此后,我就开始格外关注她,在真实的生活中,她的确和普通人并无两样,虽然当时她已经很有名气。时间不久,我就听说她并不是新城乳品店的送奶员,而是乌鲁木齐市牛奶公司的工会主席,那她为什么还要新城乳品店呢?
后来我才知道,1983年,组织上调她到乌鲁木齐市牛奶公司担任工会主席,但她每天早晨仍照常送牛奶,送完牛奶再到公司上班。
1986年,我离开从乌鲁木齐市牛奶公司乳品厂当兵去了,再没有见过这位女劳模。直到1990年,我从南疆岔子沟36335部队调到地处乌鲁木齐北山坡上的36351部队一连当文书兼军械员。那天,我偶尔在《乌鲁木齐晚报》上,看到一篇有关反映送奶员送奶不及时的读者来信。
于是,我脑子一冲动,就坐公交车来到了当时位于新华南路西侧的乌鲁木齐市牛奶公司,见到了这位女劳模安庆明,试图就有关送奶员送牛奶不及时的这封“读者来信”和她进行交流,想不到她很客气,对我表示欢迎,还说没想到我已经离开牛奶公司乳品厂了,且还对送牛奶这事表示关心。
因为我毕竟在牛奶公司乳品厂当过装装卸工,亲眼目睹过了各乳品店送奶员,以及我们这些装卸工的辛苦程度,对那封“读者来信”有关送奶员送牛奶不及时的有些言辞不太满意。在和女劳模安庆明交流时,她比较赞同我的看法和意见,并说若能够见到这位读者来信的作者,她当面就送奶员的工作情况向他进行解释。
1990年4月,我从部队退役被分到地处阿拉沟的原乌鲁木齐市南山矿区的新疆丰收电厂工作,就再也没机会到过乌鲁木齐市牛奶公司,再也没机会见过这位女劳模。
若干年后,当我再次路过乌鲁木齐长江路口,到地处路口不远的乌鲁木齐市牛奶公司乳品厂去看一看时,发现已被新疆百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兼并,成了新疆百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库房。
现如今,那里已经被新的楼群所取代,昔日牛奶公司乳品厂的影子是一点也没有了。
安庆明,女,汉族,生于1947年,党员。天津市人,原乌鲁木齐市牛奶公司工会主席。
1961年初中毕业时,一场重病使她失去升学机会。1964年,她当上了送奶员。1976年6月,到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新城乳品店乳品店工作。自工作以来,她用忘我无私的精神为群众服务,深受群众好评。
1980年,40%的职工调资时,她把自己的一级让给别人。自1981年开始,公司实行节假日加班发奖金的办法,她加班最多,奖金也最多,可她把奖金全部交了党费。
1983年,组织上调她到牛奶公司担任工会主席,但她每天早晨仍照常送牛奶,送完牛奶再到机关上班。
1984~1986年三年中,安庆明四次献血,她把发给她的营养费也全部交了党费。
1983年、1989年两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3年、1985年两次荣获“全国商业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疆尔自治区级精神文明标兵”,并荣获开发建设新疆奖章;1979年、1983年、1987年、1989年四次荣获“乌鲁木齐市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和1990年两次荣获“新疆尔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多次被评为新疆尔自治区级与乌鲁木齐市级“三八红旗手”;1989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安庆明连续八年被授予“优秀员”的称号,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商业标兵、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商业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还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开发建设新疆奖章。
1985年全市整党期间,乌鲁木齐市委决定开展向优秀员学习的活动,安庆明是三个典型之一。
安庆明在担任公司送奶员期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把人生的追求、青春年华和全部的爱,都融入到本职工作中。
每天凌晨零点过后,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她已经踏上了上班的路,步行到距家13公里的新城乳品店,蹬着一辆送奶三轮车,一瓶一瓶地将鲜奶送到居民手中。
1984年,安庆明担任公司工会主席,可她仍然不脱产,坚持义务送奶,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安庆明说:“我从1964年参加工作到1990年,干了26年的送奶员工作。不论冬夏,每天凌晨4点就骑三轮车出发了,每天要送300公斤牛奶,往返24公里。送奶时间长了,和沿途的群众就像亲人一样。逢下雨天,会有人拿着雨衣雨伞在路边等我,下雪天路滑,会有人在上坡处帮我推车。每到这样一个时间段,我脸上流着泪,心里暖暖的。只有理解那个特定的时代,才能理解当时的行为方式,也才能理解在那个时代获取个人荣誉时的幸福感觉。当时大家追求的不单单是物质奖励,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