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冰淇淋、草莓冰淇淋……2024年春天的第一支冰淇淋,是您迎春必‘尝’的美景。”天气刚转暖,类似这样的美食推介已经在社交平台上活跃起来。但是,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花枝招展”的冰激凌里有一种叫“植脂型冰激凌”的,担心它是用含反式脂肪酸的植脂末做的。那么,这种担忧有没有道理呢?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阮光锋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植脂不等于植脂末,植脂末也未必都含反式脂肪酸;把“植脂”看成植脂末、氢化植物油甚至反式脂肪酸,大可不必。阮光锋说,在大多数人印象里,冰激凌都是以牛奶、奶油等原料做成的,但是按国家标准,冰激凌可分为10类,植脂型冰激凌是其中一类,即用植脂替换部分乳脂(动物油脂),以此来实现某种特定口感。无论乳脂还是植脂,它们在冰激凌里发挥的作用都是改变冰晶结构,让口感更松软。选择用植脂还是乳脂,其实是综合考量外观、口感、质地等。比如有些巧克力冰激凌吃着就有点腻,用乳脂则腻上加腻,这时候就可优先考虑用植脂。植脂是个大概念,泛指任何植物油,橄榄油、山茶油、核桃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以及食品制造业上常用的棕榈油、椰子油,甚至氢化植物油。冰激凌里用的植脂一般是椰子油、棕榈油等,因为它们和动物油脂的加工特性比较接近。而植脂末则是以植物油、蛋白质(酪蛋白)、淀粉糖浆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再添加一些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风味剂等系列辅料制成的粉末油脂,是一种仿乳制品,与奶粉有相似的感官品质,也被称作“奶精”,人们熟悉的“咖啡伴侣”就是最初的植脂末。植脂末中的油用什么油都可以,只要用的油不含反式脂肪,那么做出来的植脂末一般也不含反式脂肪。不过,早期因为氢化植物油的成本及口感优势,使得它成为了植脂末中最主流的油脂原料。久而久之,许多消费者就把植脂末、氢化植物油和反式脂肪混淆在了一起。冰淇淋的营养与安全,关键是看脂肪酸组成。奶油、棕榈油、椰子油都是以饱和脂肪为主,需要尽可能减少摄入;常见的以不饱和脂肪为主的植脂,则需合理摄入。至于植脂末,关键是看其中的油脂及主要成分,即便用氢化植物油,目前的新工艺也能做到反式脂肪含量很低甚至不含。所以,无论哪种冰淇淋,消费者选择时除了认真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还需要注意适量食用。
29日,2023“梦想连接世界——世界品牌路跨年演讲”盛会在水立方璀璨上演。
商务部:3月18日至24日生产资料价格...商务部:3月18日至24日生产资料价格小幅下降
商务部:3月18日至24日食用农产品价...商务部:3月18日至24日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下降。
商务部:3月11日至17日食用农产品价...3月11日至17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行情报价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下降0.3%。
商务部:3月11日至17日生产资料价格...3月11日至17日,全国生产资料市场行情报价比前一周下降0.2%。
商务部:3月4日至10日食用农产品价格...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3月4日至10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行情报价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下降0.8%。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饮食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